欧洲杯下单app

欧洲杯下单app: 学生教育

欧洲杯下单app劳动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共江苏省委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精神,发挥欧洲杯下单app劳动教育优势,大力提升学生劳动素养,形成体现时代要求、符合育人规律、彰显欧洲杯下单app特色的劳动教育体系,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以课程教育为主要依托,以实践育人为基本途径,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总体目标

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劳动教育开展中,要积极探索具有欧洲杯下单app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构建融劳动教育、劳动实践、劳动认定为一体的全程教育评价考核体系。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正确导向

坚持党的领导,围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报效国家,奉献社会。

(二)体现时代特征

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针对新时代劳动工具、劳动技术、劳动形态的新变化,创新劳动教育内容、途径、方式,增强劳动教育的时代性。深化产教融合,改进劳动教育方式,强化诚实合法劳动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

(三)强化协同育人

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强化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和劳动品质的系统培育。统筹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等校内外资源,拓宽劳动教育途径,开展符合专业特点要求的劳动教育,形成协同育人格局。

(四)坚持适当适度

根据学生性别差异、身体状况等特点,选择合适的劳动项目和内容,以体力劳动为主,安排适度的劳动时间和强度,做好劳动保护,强化实践体验,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提升育人实效性。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劳动教育课程建设

将劳动教育纳入2021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劳动教育》通识必修课(2学分、64学时),对全校学生普及通用劳动科学知识,引导学生认识人类劳动实践的创造本质,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劳动教育》课程内容

1.理论学习(16学时) 

1)将理论学习安排在学生入学第一学期,理论学习采用课堂教学、线上课程、课外自学等形式开展,学生结合教材,配套视频、讲座、电影等线上资源完成16学时理论学习。

2)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后按照要求撰写学习小结提交辅导员,审核通过后获0.5学分。

2.劳动实践(48学时)

1)日常劳动

①校园卫生保洁、绿化美化:结合节日开展相关活动,学生通过平台报名、签到并全程参与相关活动的可获得规定数量的实践学时。例如:春季学期结合51日国际劳动节、秋季学期结合119日全国消防日进行全校范围内的大扫除等相关活动。

②寝室卫生:定期举行寝室内务整理活动,学期宿舍均分90分以上,宿舍成员每学期获12个学时;学期宿舍均分85分以上,宿舍成员每学期获10个学时;学期宿舍均分80分以上,宿舍成员每学期获8个学时。

③在校期间所在宿舍被评为“党员示范宿舍”,宿舍成员每次获12个学时。

2)专业劳动

各学院(校区)结合各专业特色制定相应的专业劳动方案,应用所学专业知识积极开展专业性劳动,重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应用,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学生个人的专业劳动实践过程须有照片、视频等相关记录,过程可追溯。最终须提交相关专业劳动成果,不得用专业实践成果作为专业劳动成果。每次附有成果性的专业劳动获16个实践学时,在校期间通过专业劳动累计获得实践学时不超过32个。

3)特色劳动 

①聘请一批校内外各行各业的劳育导师参与到劳动教育实践课程中,将各行各业的劳动技能通过活动方式传授于学生。例如通过平台发起手工制作、包粽子、做点心、插花等特色劳动活动,学生通过平台报名、签到并全程参与相关活动的可获得规定数量的实践学时。

②学生参与防护技能实践,学习防护知识让学生掌握基础的急救技能,提升自我健康保护及生命救治处置能力,生命至上,当遭遇到危险时,拥有必要的急救知识弥足珍贵。结合特定节日组织开展相应活动,学生通过平台报名、签到并全程参与相关活动的可获得规定数量的实践学时。

4)志愿服务

①学生参加班级、院级、校级、校级以上组织的志愿服务每次分别获1、2、3、4个实践学时。

②学生自主参加校内外志愿服务的,可以凭相关证明,按照志愿服务小时数相应折算认定,单次志愿服务实践学时认定不超过5个。

③学生个人获得志愿服务校市级、省级、全国表彰的,分别获得7、10、15个实践学时。

④集体受到表彰的,其成员按上述标准减半认定实践学时。同时获得多项表彰的,取最高学时予以认定。

⑤学生参加爱心超市服务或向学校爱心超市捐赠物品,根据工作时间或捐赠物品类型、数量等可获得2-5个学时,每学期捐赠物品获得实践学时不超过10个。

3.组织实施

劳动实践部分由日常劳动(育人主体:学生发展与服务中心)、专业劳动(育人主体:各学院、各校区)、特色劳动(育人主体:学生发展与服务中心、团委、保卫处)、志愿服务(育人主体:团委)劳动四个模块组成,累计修满48学时即可。各活动项目的育人主体负责项目的实践课程模块教学的统筹组织、运行管理以及考核评价、成绩录入以及成果认定类项目学时认定。

活动项目分组织参与类项目和成果认定类项目两大类。组织参与类项目,由各育人主体按规定的开展时间要求通过平台发起活动,学生自愿报名参加,按要求完成活动内容并经育人主体单位审核通过后获得相应学时。成果认定类项目,即由学生在规定学期范围内自主参加相关活动并取得相关证书或其它证明材料,通过平台申请活动项目学时认定,育人主体审核通过后即可获得相应学时。各学院(校区)协同管理,相关部门予以协助配合。

(二)深化劳动教育研究

鼓励更多教师致力于劳动教育,加大教师开展劳动教育研究、教材、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立项的支持和培育力度,形成一批适应时代发展的劳动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成果,建好劳动教育研究的理论阵地。

(三)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依托专业教师、辅导员和学生社团指导教师为主,创新创业导师、校外企业导师为辅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把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强化教师的劳动意识、劳动观念,通过挂职、进修等方式参与专业领域相关的基层社会实践,提升实践技能,壮大“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

五、支持与保障

(一)完善劳动教育领导体制

构建以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学校劳动教育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由学生发展与服务中心、教务处、宣传部、教师发展中心、组织人事部、团委、财务处、后勤处等部门齐抓共管的劳动教育工作机制。

主要职能如下:学生发展与服务中心和教务处负责劳动教育课程、教材、实践教学、教育教学研究;学生发展与服务中心、教师发展中心和组织人事部负责师资队伍建设;宣传部负责校园劳动文化建设;学生发展与服务中心、团委、后勤处负责组织开展与劳动教育相关学生社团、第二课堂活动及日常生活劳动;财务处负责劳动教育经费保障。

(二)健全经费投入机制

将劳动教育经费纳入学校年度预算,设置专项经费,加快建设校内劳动教育场所和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为劳动教育课程、劳动教育实践、劳动教育设施、劳动教育场所等工作提供充足经费支持,确保经费投入。

(三)强化安全保障机制

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强化劳动风险意识,建立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科学评估劳动实践活动的安全风险,消除劳动实践中的各种隐患。制订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

(四)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

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将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与学生第二课堂、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相结合,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

(五)考评督查。把劳动教育纳入学校督查和巡察工作范围,对学院(校区)开展劳动教育进行专项督查,其结果作为衡量工作实绩的重要指标。

欧洲杯下单平台「官网中国」官方下载-中国藏族网通